“禪茶”與“茶禪”的區(qū)別

“禪茶”與“茶禪”的區(qū)別

24閱讀 2019-03-30 07:06 常識

禪茶的精神是“正、清、和、雅”,這使更多的茶人思考中國禪茶文化的內(nèi)涵,中國茶文化的發(fā)展方向。日本京都學(xué)派哲學(xué)家久松真一的學(xué)生倉澤行洋教授也對禪茶提出看法:“茶道”是“從心到茶的修行”和“從茶到心的修行”二者的總稱,之間的過程即是道。

(茶道十三圖第二道:溫壺,茶欲展香必先溫壺,作為行茶前的暖身動作。熱水可在壺內(nèi)停留片刻,同時可進行賞茶)

所以,我們可以說,茶道是禪的化身,是一種新型的修禪方式。禪茶是一味的,既是一味,就不存在“禪茶一味”還是“茶禪一味”之分。只有將學(xué)術(shù)、禪、茶三位一體,完成從心到禪,從心到茶的實踐,通過茶的世界,達到禪境,再由禪境到達更高遠的茶境。

(茶道十三圖第三道:賞茶,從觀賞茶葉的外形,進而期待茶湯,是引導(dǎo)客人走入茶人預(yù)構(gòu)情境的必要流程)?

事實上“禪茶”與“茶禪”在本質(zhì)上是有區(qū)別的,“禪茶”就是一種概念茶;而“茶禪”是各人與茶之間活動而進行的禪修,是一種意識形態(tài),是一種精神。

(茶道十三圖第四道:溫盅,壺水可直接溫盅,應(yīng)專注于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的注水傾湯,當(dāng)做指尖運氣的練習(xí))

茶文化由三個層面組成,那就是滿足生存需要的“柴米油鹽醬醋茶”層面、滿足生活需要的“琴棋書畫詩酒茶”層面,以及滿足生命需要的“茶禪一味”層面。如果說滿足生存需要的茶是物質(zhì)的,滿足生活需要的茶是文化的,那滿足生命需要的茶就是精神的。

(茶道十三圖第五道:溫杯,夏天溫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,冬天則可分別預(yù)熱。待茶出湯前再將杯中之水傾出,有利聚香)?

發(fā)展禪茶文化,就是通過探索人與茶的關(guān)系,提煉茶飲之精神,為茶文化提綱挈領(lǐng),為更多的人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喝茶的理由,從而帶動茶產(chǎn)品的消費,促進茶產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,提升茶產(chǎn)業(yè)的附加值。同時,以茶為媒,通過茶為國飲的普及性、禪與茶的融合性來傳播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普世價值。

(茶道十三圖第六道:納茶,球形或體積小的茶可直接經(jīng)茶則入壺,膨松或條形茶則可借助茶匙,先往后松茶再推前。若茶則太小,可把茶則當(dāng)滑溜梯,邊轉(zhuǎn)動茶倉邊溜茶。唯茶則不應(yīng)??吭趬乜?,恐沾濕)?

若以禪入茶,茶有了禪,就增加文化含量,增加精神屬性,茶就有了質(zhì)的飛躍;以茶入禪,禪有了茶,就增加生活品味,豐富生活的內(nèi)涵,禪就更有實用性了。

(茶道十三圖第七道:注湯,水應(yīng)煮沸再依茶類需要而降溫,燒水壺點注時可注意由低注點再直線拉高,待水滿至壺約七八分時,再壓低以斷水,如書法的提筆與按筆,點注時指尖應(yīng)自然運氣。氣壓低悶時壺小不易展茶,可做淋壺追熱的動作,先循壺外圈后往內(nèi)圈淋,或右手從五點鐘方向運水切入)

“禪”進入茶,讓不懂禪的世人,喝了茶感受到禪的奧妙,對禪會有更深的認識!“茶”進入禪,讓喝茶的禪者,體驗到茶的深邃,頓悟坐禪修行不如“吃茶去”,也能明心見性!不過,茶非茶,禪非禪;茶還是茶,禪還是禪。

(茶道十三圖第八道:候湯,壺是茶修行的道場,一如面對結(jié)跏趺坐的行者,應(yīng)避免心浮氣躁,干擾茶湯的氣場。茶人在候湯的片刻可目視壺而作觀想,心定神閑)

就普羅大眾來討論“禪茶”還是“茶禪”;“禪茶一味”還是“茶禪一味”,必須正本清源,“茶禪”是動名詞,所指是喝茶修行的活動;“禪茶”是專有名詞,是作為喝茶的某種境界茶。

(茶道十三圖第九道:出湯,傾壺瞬間應(yīng)如跳水員騰空一躍之勢,可先放開壺蓋,到一定角度在扣緊,然后九十度角垂直手腕,放松手臂,待茶湯幾近傾出,再做個回壺的動作將剩余茶湯盡出,避免久浸苦澀)

而“禪茶一味”還是“茶禪一味”,就概念來說是相同;但,要先理解禪字的含義,這個“禪”是禪修的禪,還是禪宗的禪。禪者用“禪茶一味”,茶人取“茶禪一味”,各取所需。

(茶道十三圖第十道:分茶,斟茶時需注意茶盅角度,流口的中心點微微朝內(nèi),便于控制湯流。利用拇指與中指力量運轉(zhuǎn)茶盅,使茶湯一如橄欖油的滑度落下)

真正的茶味是脫離了香氣、滋味、色澤、氣韻之四相,而佛家更是提出要破四相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

(茶道十三圖第十一道:傳杯,淺托能突出杯身線條,但不易將杯托起,可利用手的虎口靠著杯身角度將茶傳送出去,并注意此刻杯身是否呈水平狀,避免茶湯濺出)

一杯有清新甘味,二杯有人生苦味,三杯有老年澀味。茶禪一味。禪文化具體體現(xiàn)在于茶。文章中禪語有:茶具有人生三味。日本某僧《煎茶訓(xùn)》:“一杯有清新甘味,二杯有人生苦味,三杯有老年澀味?!?/span>

(茶道十三圖第十二道:去渣,當(dāng)茶湯高潮退去漸趨平淡時,應(yīng)適時停下。觀賞葉底是主人向茶做的最后致敬,一如送行者的姿態(tài),莊嚴(yán)感懷)

說得真是深刻,這不正是人生過程的寫照么?

上一頁:為什么要存茶? 12個理由夠不夠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事實證明“無形的手”根本靠不住

相關(guān)閱讀

茶友網(wǎng)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